灰背鸫

Turdus hortulorum   Sclater
   

  82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(依据湖南来阳所采标本)
雄性成鸟:整个上体大都石板灰色,头部渲染橄榄色,背和腰微沾浅橄榄色;眼先黑褐色;耳羽淡暗褐色,具细的白色羽干纹;飞羽外翈与背色相似,内翈暗褐。颏、喉污白,具滴状羽干斑;胸灰,有些个体具暗褐色端斑;腋羽鲜栗;两胁暗栗;下胸、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,后部微沾栗色。
雌性成鸟:上体与雄鸟相似,下体亦然,但喉具褐斑,两侧斑点较稠密;胸部淡黄橄榄色,缀以大的三角形羽干斑。
幼鸟(赵正阶等,l985):胸或多或少具斑点,随年龄增长而变淡或消失。刚出壳的雏鸟,除眼泡、头顶、背中心和翅上各有一小撮淡黄色绒羽外,余部裸露,肤色粉红。腹部特大,凸起如球,内脏隐约可见。头大颈细,眼泡浅灰色,未裂开,嘴裂大直至眼下,不时张开并发出细弱叫声,两腿较弱不能站立。一日龄雏鸟体重6.4—7.4克,体长53—56厘米。
虹膜褐色、嘴肉黄色(♂),褐色(♀);脚肉黄色。
量衡度 :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♂(9) 65(3) 2lO 19 117 83 3l
(54—70) (179--223) (17--20) (109—128) (80—91) (30—34)
♀♀(6) 63(3) 2lO 19 115 83 3l
(56--69) (201--228) (18--20) (110—120) (78—88) (30—32)

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一种中等大小的鸟。雌雄羽色相似。上体石板灰色;颏、喉近自,下喉和胸灰色,两胁暗栗。

生物学

生态 灰背鸫繁殖在东北地区,每年4月中旬迁来东北地区,10月下旬迁离(赵正阶等,1988)。在台湾为11月至翌年2月间的稀有冬候鸟(张万福,l984)。在香港见于9月初至翌年5月初,1月中旬至4月初是为数最多的季节。 灰背鸫在北京地区是罕见的旅鸟。
灰背鸫在东北地区主要栖息于海拔1 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茂密的森林中,以在次山阔叶林中最为常见,河谷两岸的混交林内也有栖息,常可见几只到几十只结群活动,行为隐蔽。繁殖期间极善鸣叫,叫声清脆响亮,很远就能听到,多躲藏在树丛间,常常在一个地方从早到晚不停地鸣叫,尤其在清晨和傍晚鸣叫最为_频繁;每日活动时间甚早,有时在早晨2:50左右即开始鸣叫(赵正阶等,1988)。
繁殖在5—8月。灰背鸫迁至东北长白山不久后就分群配对。 营巢时间持续一个半月左右,主要是由于迁来的时间持续较长。在营巢时,每天早晨3点多钟开始,边营巢边追逐交尾,见人后由树上飞往地面,在地面上急速地跳跃。营巢于距地面约70厘米至2米高的小树枝权上,有时营巢l0年龄红松树林内,林下灌丛稀少,郁密度大,离地面2—5米的树干上。巢呈碗状,外径12.5一15.0×12.0—14.0,内径8.5—9.6×9.4一10.0厘米。巢外层主要由树枝、枯草叶、树叶、苔藓和泥土构成,多是采用一层干草、一层土的结构,极为精致,内壁全糊上黄泥。巢内垫以树根、草根和松针。巢筑成后即开始产卵。每年产一窝卵,3—5枚,最少一枚卵,每天或隔日产卵一枚。卵重4.4—6.O克,大小为26—29毫米。卵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卵壳为鸭蛋绿色,布有深或两层不规则块斑;表层较大,呈红色;深层较小,紫色(赵正阶等,1988)。
孵卵由雌鸟承担,孵卵时头与尾均翘起立于巢外,其巢恰与身体等大,故亲鸟对巢的封闭较严,巢中比热较大的泥土在亲鸟离开后仍能散发热量,使巢温不致于降得过低。经测量得知,在气温20℃时,亲鸟离巢1 5分钟内,巢温可保持不低于28.5℃。
性较机警。当人走近10—20米处时,即悄然飞出巢外奔向它处,约数分钟后再飞回巢中。入巢前,总是反复环飞、跳跃,从各个角度对周围进行观察,直到认为安全时才入巢孵卵。若人停留时间较长,亲鸟则离人3一10米远的树枝上不断鸣叫或飞落地面上,边鸣叫边向远处跳去,一次引诱不成则再次引诱。曾经观察到距离巢10米远的地面上,一只灰背鸫正在引诱只花鼠走离巢区,亲鸟在鼠前1米左右不断展翅跳跃,花鼠也随之走远。
亲鸟的恋巢性,繁殖后期较前期强,每天早、晚较中午强(早、晚有时走到巢树下仍不飞走)。由于晨昏气温较低,其恋巢性的生物学意义,正是使卵温但持均恒,不致于凉卵。
孵化期14天左右。每窝卵全部雏鸟出壳间隔不超过一天。
刚出壳数天内,亲鸟仍然抱窝,但抱窝次数和每次所用时间则逐日减少。雄鸟参与喂雏及看护,其喂雏次数多于雌鸟。雌鸟喂雏时,机警而迅速,四下张望,快喂快离;而雄鸟则稍差(表8)。
表 8 灰背鸫亲鸟喂雏次数(郑继民等,1988)
日龄 1 3 6 8 11 12
观察小时数 6 3 6.5 6.5 5 3
喂雏次数 8 7 25 23 28 15
平均(次数/小时)1.1 2.3 3.8 3.4 5.6 5
雏鸟进食时,尾部上翘并排出粪便,亲鸟立即将粪便叼走,以保持巢内洁净。
用束颈法直接取得完整食物,经检验其食物有蚯蚓、蝗虫、昆虫幼虫和鞘翅目成虫等(郑继民等,1988)。
生长后期,亲鸟对雏鸟的留恋及看护愈强。当人去测量时,便在离人不远的树枝上发出尖叫,并来回飞跃。
雏鸟生长迅速,到13日龄开始自由活动,但飞翔能力还很弱,先在巢旁树枝上跳跃,然后飞落地面,跟随亲鸟在地面行走(郑继民等,1988)。
关于此鸟在繁殖期中的数量,以赵正阶等(1985)在长白山调查的结果为最详细。他于1965—1980年间,对此鸟调查其数量结果是,每小时遇见率为0.92—3.0只,其中数量最高的是河谷次生阔叶林,每小时遇见率为3.0只,其次是河沿灌木林,为2.0只,阔叶林为1.8只,混交林最少,为0.92—1.0只。
傅桐生等(1984)于1976年6月在长白山头道混交林进行数量调查,结果是每公顷 0.27只,为稀有种。在路旁山杨、白桦林分布较多,每公顷O.7只,为常见种。集群先后经过家族群,再和其他鸫类如白眉鸫、虎斑地鸫形成混合群体,这类群体较大,一般多至几十只在农田、山坡、草地、林缘和林间空地活动。
在台湾,可见于平地至1000米左右的山林里。主要生活在灌木林中,平时成群活动,主要在地面上觅食,啄食地面上的果实和昆虫。 飞行时拍翅迅速,直线飞行(张万福,1984)。
灰背鸫在北京地区是较稀少而罕见的旅鸟。它通常栖息于河流附近潮湿而茂密的灌丛地面,或见于山区栎林中取食。食物主要是植物种子、野生浆果和果实,亦兼食昆虫和其他幼虫等(蔡其侃,1 988)。


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国内见于东北中部哈尔滨、帽儿山,北部爱辉至辽宁沈阳、抚顺、本溪、丹东、大连、鞍山、盘锦、朝阳(繁殖鸟),北京,河北,山东,江苏(旅鸟),湖南,浙江,福建,广西,广东,香港(冬侯鸟),云南南部思茅,海南和台湾等省(偶见冬候鸟)。